![](/__local/7/02/41/BA08AD675A4A61049328D15B070_4418899B_12C13.jpg?e=.jpg)
2017年9月10日晚上19点30分,16级学前教育3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为主题的班会在一教302如期举行。
班会一开始,班级导师郑辅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起来无非也就是二十四个字,分别就三个不同层面而言,即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个人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可就是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蕴含了无比深刻的内涵。并指出这二十四字应牢记于心并在生活中切实践行。
![](/__local/A/65/BE/4185830508F9AA8F5B1A9A844CB_49A10356_13882.jpg?e=.jpg)
其次,班主任冯建荣老师就三个层面的要求展开了详细的讲解。2012年中共十八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详细归纳为三个层面的要求,而三者并非背道相驰,而是相互递进、紧密相连。国强则民富则社会和谐友爱。其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贯通古今,只是现如今赋予了其更明确的定义。从孔孟时期的名著《大学》便写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显而易见的表明了三者间层层递进紧密相连的关系。从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一步步崛起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造就了现如今综合国力强盛的文明中国。最终在2020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__local/D/C0/2E/C3923B7C1E74C4E32AF077E6F02_B881AF65_122D6.jpg?e=.jpg)
为了让同学们能切实记住并能在平日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长和团支书还以幽默诙谐的抢答互动方式让同学们对此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同学们纷纷踊跃抢答,师生默契搭配,在愉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老师们重点强调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更应努力学习并切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人的思想就像一块空地,总要为其撒下希望的种子才能花开遍地,而非荒草丛生。
文/雷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