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十八崴按此进入秘密通道_野草2022新地扯一二在线_嫩叶草满18点此进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 -> 正文

“送教育下乡,助力脱贫攻坚” ———记外语系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19-06-19  来源:   点击量:

      三尺讲台寸草心,助力脱贫见真情。2019614日,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高校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为给偏远乡校提供英语教学示范和专业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增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了解,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外语系党总支全体党员怀揣无比激动的心情和满腔的热情,深入开展了一次以“送教育下乡,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特殊党日活动,同时,见证了罗圈岩村美丽的蜕变,使全体党员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614日上午,外语系党员教师们第一站来到了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小学。在这里,我们与蒲家乡小学的领导,学科教学骨干,英语学科带头人等数十名老师齐聚一堂,热烈讨论。党总支卢敏书记和主持工作副主任苏玉仙老师代表系党总支为乡小学的孩子们捐赠了英文原版书籍,感谢基层教师们在平凡岗位上的积极工作,卢书记表示,工程学院外语系将以此为起点,结合专业特色,发挥自身优势,与蒲县家乡小学共同携手,逐步引入先进的英语教学理念,共享优质英语教学资源,支持乡村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突出特色,做出成效。

座谈会上,蒋显伦副主任、朱英、陈静、邹和成等老师结合自己实际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积累和课堂组织的艺术,解决了乡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设计、教材编撰和课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困惑。徐阳平老师为乡小学老师们带来了一堂名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味”》的精彩讲座,以其独特的教育视角和生动形象的讲解博得了阵阵掌声,参与座谈会的乡小学老师们纷纷表示,与工程学院外语系的专家、老师们的交流交谈,让他们受益匪浅,得到了极大的启发。

此次“送教下乡,助力脱贫攻坚”党日活动主题鲜明,是外语系党总支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次重要实践,我们充分发挥作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把教育扶贫与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相结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达到了增进交流、携手共进的目的,使教育脱贫工作在创新深化中扎实推进。

下午,外语系党总支一行人来到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青瓦白墙,门前菜园的数十幢村名新居,犹如世外桃源,静谧美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初现睡莲美景的十里荷塘,数百亩的高山绿色菜地,黄羊、土鸡养殖区,车厘子果园,特色民宿民居,欣欣向荣,一派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并快速发展的繁茂景象;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益农信息社”、“互联网+综合信息平台”、便民服务代办站、岭上运动中心等各种惠民利民的服务和公共设施;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个过去没有一平水泥地的贫困村,在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党委深化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政策与措施后,实现的翻天覆地的巨变。

在我院驻村第一书记唐延东同志和村委会干部的陪同下,外语系党总支全体党员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促膝谈心,分享村里的每一个变化与发展。走进外语系党总支结对帮扶的村民何平、严永林两户人家,看到他们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全体党员深感欣慰,为他们顺利脱贫,走上小康之路感到由衷的高兴,卢敏书记代表党总支全体党员,赠送他们慰问品和慰问金,祝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通过一天的走访,每一位党员都切实感受到了罗圈岩村的处处好风光,天天新变化和村民们洋溢着的今日生活的幸福和对未来的热情和希望。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在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情景再现。这样的变化让每一位外语系党员都倍感激动和欣慰。

灿烂的笑容,发自肺腑,来自心灵深处。当爱遇到爱,就幻化成为一首简单的歌,一幅最美的画,一天的特殊党组织活动在不舍和兴奋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送教下乡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和爱心,更是一片深情与期待;助力脱贫攻坚高喊的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外语系党总支激励党员教师树立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让外语系党总支更加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我们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投身教育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学院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南皮县| 桐庐县| 修文县| 礼泉县| 小金县| 辉县市| 丰原市| 苍溪县| 瑞安市| 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