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10月22日,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潘劲、财务会计教研室主任胡超、专任教师张彦与学生干事向远强带领8名学生干部赴若尔盖县通过开展电商直播、宣讲红色故事,实施结对帮扶,共话乡村振兴。
草地再忆长征举,英雄故事传不朽
在金色的秋日清晨,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在图书馆孔子像前集合,阳光洒满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我们一行人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前往求吉乡的旅程。由绵茂公路至茂县小憩后,经松潘古城,最终到达了目的地若尔盖县求吉乡。沿途风景各具特色,若隐若现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既充满了自然的野性与壮美,又蕴含着人文的深邃与厚重。
若隐若现的雪山
一望无际的草原
沿途拜访了著名红色景点“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班佑纪念碑”、“求吉寺战斗遗址”“红军三军同道北上纪念碑”等红色景点,通过抖音直播,讲述红色故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七根火柴”雕塑设计巧妙,造型生动,深度融合了红军战士的形象。通过讲述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并交给党组织的故事,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格。这些火柴不仅为红军战士们带来了温暖和光明,更象征着革命事业的火种和力量。故事弘扬了革命精神,同时激励着我们为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而奋斗不息。不仅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更是对我们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实践的锻炼。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也更加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我们坚信在若尔盖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播撒下的希望的种子,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经济管理学院师生合影
在金色的鱼钩遗址,老班长照顾三名小战士的情景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之中,在那荒芜的草地上,老班长那瘦弱却坚毅的身影,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他默默忍受饥饿用自制的金色鱼钩,为战士们钓来希望,那小小的鱼钩,钓起的是战士们活下去的信念。老班长革命的奉献精神和革命乐观精神代代相传,激励者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它让我们明白,在艰难困苦面前,要有坚定的信念,如老班长守护战士们般守护自己的理想。更要懂得奉献,在集体中无私付出,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传承这种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金色的鱼钩遗址
班佑纪念碑主体由24尊神态各异的红军人物形象和一面直刺苍穹的军旗组成,又名“胜利曙光”。讲述了当红军战士们一步一摇地爬出草地,来到班佑河畔时,他们已疲惫不堪。由于长时间的饥饿和劳累,许多战士已经失去了继续前行的能力。他们背靠着背坐在河滩上,静静地等待着后续部队的到来的场景。这些红军形象栩栩如生,展现了他们在长征途中的英勇与坚韧。它不仅仅是一座高达的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它是历史的守望者,让我们始终铭记那段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看着纪念碑,我们仿佛能看到当时红军战士们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地前行,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像红军战士那样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勇往直前,不被挫折打倒。
胜利曙光纪念碑
接着我们一行人继续前进,当我们到达给嘎山下时,才发现求吉寺战斗遗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寺庙的屋顶早已不在,经幡也混着风雨埋于地下,现在只剩下一堆土墙伫立着,这些残垣断壁像是一位沉默的老者,即使是不说话,只是通过展示身上一道道子弹的痕迹,便已经让我们深陷其中了,往昔国共战斗的惨烈已浮现在我们脑海,我们感受到了数以千万的战士们对家战斗遗址国的忠诚,对胜利的渴望,想到此处,我们更是不禁潸然泪下。
求吉寺战斗遗址
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向给嘎山顶出发,去瞻仰三军同道北上纪念碑。攀登的路途中,仿佛开启了一段与历史和自我对话的艰难征程,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每一步都需要用力地蹬踏,那陡峭的坡度像是大自然设下的重重关卡,试图阻拦我们探寻的脚步。汗水很快湿透了衣衫,双腿如注铅般沉重,呼吸也变得急促而粗重,我们只能边走边歇。山间的风呼啸而过,好似在劝说我们放弃。然而,我们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每一次的停歇,我们的目光也将望向不远处那高耸处的纪念碑,敬意也油然而生。我们相互鼓励,互帮互助。当终于靠近纪念碑时,所有的艰苦都化作了对历史的铭记和传承这份伟大精神的坚定决心,当抬头看到那高耸的纪念碑时,我们再一次被震撼,那一刻,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红军战士们衣衫褴褛却眼神坚定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向着同一个目标出发,这种精神像电流般集中我们内心。我们深感自己的渺小,我们也明白现在的我们正站在先辈们用生命铺就的道路上,肩负着不能忘却的历史使命和民族复兴的责任,心中满是对先烈的崇敬和为祖国奋斗的壮志豪情。
三军同道北上纪念碑
求吉乡村振兴路,麻藏村民展新颜
离开三军同道北上纪念碑,我们返回求吉乡,抵达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地——若尔盖县求吉乡。川工大学驻村书记及驻村干部在路旁迎接我们的到来。23日下午我们抵达求吉乡麻藏村,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赠国旗活动以及看望贫困老人活动。活动上,村支书和老党员们畅所欲言,向我们介绍麻藏村在脱贫攻坚取得的进步以及未来乡村振兴想要实现的目标。我们对麻藏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慨于麻藏村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生活条件的明显提升和国家帮扶的显著成效,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展望。会后,我们走访贫困户,赠送粮油和慰问金,表达川工大经管学院对乡亲们的关爱与挂念。
在麻藏村开展结对党建活动
向甲吉村、麻藏村捐赠国旗
向麻藏村贫困家庭捐赠粮油及慰问金
劳动普法进麻藏,点亮公益之光
10月24号上午,跟随老师们一同前往麻藏村,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劳动法科普讲座。现场,财务会计教研室主任、兼职律师胡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劳动法的各个要点。每一个内容都如同点点星光,照亮村民们心中原本模糊的法律认知领域,并赠送了精心编印的《劳动者权益宣传手册》等资料。通过这次讲座,老师们将法律知识传播到乡村的每一个角。相信在未来,这颗法律知识的种子会在麻藏村茁壮成长,为村民们撑起一片权益保障的蓝天。
胡超老师为麻藏村民开展劳动维权知识讲座
从麻藏村返回后,我们前往了毛泽东故居与周恩来故居。忐忑的楼梯,满目疮痍的室内,长满苔藓的台阶。红军在这里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应对内部的分歧和挑战,尤其是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领袖们当机立断的做出了红军三大主力同道出川北上的正确决定。我们默默着感受着当年的艰辛,战士们的辛苦。没有红军战士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毛泽东旧居
周恩来旧居
电商直播促振兴
这次我们来到美丽的求吉乡,就是要利用学习的专业技能扛起直播助农的重要任务。求吉乡位于三千米的海拔之上,同时也造就了这里的独一无二的农产品,黑木耳作为求吉乡的名片,富含丰富的非血红素铁,能为人体补充足够的铁质能预防贫血;减肥瘦身,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少见的红皮土豆,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也造就了它独特软糯的口感以及丰富的营养,直播时,大家在直播间内直呼“上车”。同时当地特色中草药香包,文创水杯,小夜灯和特色抱枕更是受到直播间观众们的喜爱。这次长达三个小时的直播,我们向大家展示若尔盖县求吉乡丰富营养的农产品,也通过精彩文创产品看到了“若诗若画若尔盖”。这次直播宣传,通过精心策划的直播内容,讲述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链接,提升了求吉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求吉乡农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次的直播助农活动,是经济管理学院结对帮扶求吉乡的重要体现,也是求吉乡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通过电商直播帮助当地销售农副产品
寻根红色故事,满载记忆返程
10月24日下午,我们一行踏上回程,看到一路绵延起伏的山峦,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我们不禁联想,那么一大片草原,红军是怎样一步一脚印的走过泥泞的。在若尔盖的三天时间里,我们见到了广阔的大草原,起伏的群山,也体会到了早晨的凛冽寒风和高原反应的头痛,这一切都是我们在成都平原生活从未体会过的。
返途风景
结 语
这次的若尔盖之行,我们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是深深的了解到了红军长征的困难和当时的艰苦的环境,更是让我们体会到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红军在长征途中,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在乡村振兴中同样重要。面对农村发展的各种难题,我们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不畏艰难,勇于探索,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如今新长征之路中,我们当代青年人应当承担起新责任,赓续长征血脉精神,走好新时代我辈的长征之路,做新时代的长征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