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下午14:50,我系曾颖峰教授在学院图书馆三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题为《机器人的过去、现在、将来》的讲座,为同学们讲解了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及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我系近300名同学聆听了本次讲座。
![](/__local/8/D0/9C/B5A7CEF4EB18559A8AE91C5678F_8AD7B895_15F2D.jpg?e=.jpg)
曾颖峰副教授将工业机器人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模块进行讲解。他介绍工业机器人最早产于美国,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诞生在1959年由德沃尔和约瑟夫.英格波格联手创造。过去的机器人称之为第一代机器人,也称为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它是通过一个计算机来控制一个多自由度的机械。它通过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工作时再将信息重现,并发出指令,这样机器人就可以重复示教时的结果,再现出示教时的动作。例如汽车的点焊机器人。但是示教型机器人有很多缺陷,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第二代机器人的研究,也就是现在的机器人,例如德国的库卡机器人,可以说是现代机器人的代表之一。它解决了第一代机器人的很多缺陷,升级了许多性能,更加准确,更加智能等等。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并成为推动工业4.0的重要力量。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中拥有74台机器人,比2015年的66台,增加了8台。从区域分布来看,欧洲机器人密度最高,达到99台,美洲为84台,亚洲为63台。
![](/__local/A/25/36/4EE9042DACB35FE8DBD42DBA196_C4833568_21E4E.jpg?e=.jpg)
那么,未来的机器人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敬请期待!(文/王涛 图/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