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到12月,学院第十一届科技节的创新创业、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画法几何、计算机作品、钳工技能等竞赛相继开展并公布了竞赛结果。2019级航空材料精密成型技术(铸造数字化方向)班同学共获奖16项,其中一等奖(金奖)3项,二等奖(银奖)7项,三等奖(铜奖)5项、优秀奖1项。
创新创业竞赛是为了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持续激发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发现、培育、选拔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全校共完成初赛报名3380个项目,338个项目进入复赛,最终30个项目进入决赛。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同学的创新创业热情,促进了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展现了师生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和专业科研能力。最终,顾诗艺、黄玉珠等同学的项目《创意工艺品DIY》荣获金奖,黄玉珠、顾诗艺等同学的项目《互联网+VR助力中小学教育》获得铜奖,冯耕源、罗欢等同学参与的《UG二次开发三维辅助教学工具》获得优秀奖。
创新创业金奖项目团队进行创意设计
数学建模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来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根据结果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要求与实际问题结合。要求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以数学思想来包容问题的精髓,数学思路贯穿问题的全过程,进而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要求符合数学理论,符合数学习惯,清晰准确。吴高静、冯耕源与18铸造的王坤同学组成团队,根据自己的学习,团结协作,认真分析题目、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编程技术求解数学模型,并撰写了论文,提交到组委会。经过组委会初审和答辩,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数学建模一等奖团队求解数学模型
结构设计大赛的主题是“结交四海,构筑梦想”,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潜能;同时加深学生对建筑结构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崇尚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班的杨成、谢长江、巫林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一等奖,任灿英、余思雨、李佳凌等同学组成的团队获得二等奖。
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同学在竞赛中
画法几何为促进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图示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图绘图、识图技能,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本次比赛,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画法几何的重要性,更加有力的督促同学们立足课堂,夯实基础,学好知识技能,树立远大理想,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月1日,组委会公布了画法几何竞赛结果,我班谢长江同学荣获二等奖,余思雨同学荣获三等奖。
参加画法几何竞赛同学备战中
计算机作品竞赛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竞赛分为软件应用与开发、多媒体课件、中小学教学课程片段、数字媒体设计、计算机音乐创作等类别。我班同学参加了软件应用与开发、多媒体课件、中小学教学课程片段等类别竞赛。我班的黄玉珠、胡耀、罗欢、李祺等同学作为负责人分别带领团队成员获得了四个二等奖,吴高静和丁才愈两位同学作为负责人分别带领团队成员获得了两个三等奖。
计算机作品参赛小组正完善作品
举行钳工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们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比赛分理论选拔赛和实操决赛两个阶段进行,理论选拔赛前60名进入决赛。我班同学积极学习理论,认真锻炼技能。最终,我班的李佳凌荣获二等奖、罗肖荣获三等奖。
参加钳工技能大赛同学集体学习理论
科技活动的展开,丰富了同学们的视野,使同学们用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位来看待问题,提高了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参加科技节的各项竞赛,充分调动了我班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同学们对书本上的东西由理论走到了实践,放开了对同学们思维的束缚。我们将继续努力,参加更多的竞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